这是我们「依据圣经作抉择」系列的第六课,题目是「情况处境的角度:贯彻我们的目标」 。在这一课里,我们要着重于神摆在我们面前的宏伟目标,那就是祂的国度铺天盖地的圆满成就与得胜。
在这一系列的课程里,我们已多次强调,伦理判断涉及到个人将神的话语应用于某个情形里。这个结论凸显了每个伦理议题必须考虑到的三个基本层面,那就是神的话语,情况处境,和作抉择的当事人。
这三个考量也符合我们思考伦理事件的三个角度,那就是规范准则的角度,着重于神启示的准则规范;情况处境的角度,着重于环境情况的重要性;还有存在动机的角度,就是将我们的注意力导向涉及抉择的人自己。
在前一课里,我们谈到情况处境的角度时,强调的是在作伦理抉择时,了解我们所处环境里的事实,是何等的重要。此外我们也注意到,有两种事实在伦理抉择上特别的重要:那就是我们所致力要达成的目标,以及我们用来达成这些目标的途径。在这一课里,我们先来看其中的一个,那也就是基督徒伦理要达成的目标。我们认定基督徒伦理抉择所要达成的至终目的,乃是神的国度。
这一课有三个主要部份:首先我们要探讨神国度的情形,思考的问题包括什么是神的国度,它如何在人类历史里呈现出来?其次我们要思考国度的人生,着重于神国度里我们的个人经历,并且按着神给我们的共有目标来衡量这些经历;第三,我们要了解国度的计划,也就是要探讨神所制定,要达成其宏观目标的一些特别方法。让我们先来看神国度的情形。
如同我们在前面几课里提过的,一个人在作伦理判断时,脑海里通常都存有一个合宜的目标。我们也屡次提到,伦理的至高目标就是神的荣耀。然而我们也必须了解,神的荣耀是彰显于祂的王权和国度。
圣经从创世记到启示录都讲到神是所有受造物的主宰,也教导我们历史的至终目标就是借着基督的掌权,来表显神的权能。依此来看,贯彻于整本圣经的根本主题,就是神的国度。
但愿尊贵、荣耀归与那不能朽坏、不能看见、永世的君王、独一的神,直到永永远远。阿们!(提摩太前书1章17节)
八福乃是叙述各样的祝福。马太福音5章3到12节,耶稣的讲论被称为是八福宝训 ,因为祂的每句话里都含着有福了这样的词语,那些福训里列出神所祝福的许多事情。
耶稣关乎各样祝福的教导,在我们的伦理学习里,占有其重要地位。你们应该还记得,我们对于基督徒伦理的定义是这样的:
作为一种鉴别方式的神学,用于判别哪样的人格,行为和态度可以蒙神祝福,哪样的则不蒙神悦纳。
按这此定义,只要是神所祝福的,就是道德上良善和正确的。因此在登山宝训的八福里,耶稣鼓励人们要有合乎伦理的生活,而祂是以神国度的观点来讲论福气和伦理。我们可以来看以下这几个明显的例子:
除了八福,马太福音6章9到13节的主祷文,也同样提到伦理生活的目标,乃是神的国度。马太福音6章9到10节这么说道:
我们在天上的父:
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。
愿你的国降临;
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。(马太福音6章9-10节)
在祂第一个祈求里,愿人尊你的名为圣,耶稣乃是教导祂的门徒要尊荣神的名。圣经常常认为神的名字等同于祂的性情和权柄。在主祷文里,这个求告显明,因着神那无上君尊的权柄,所有的受造物都应当俯伏敬拜祂。
接下来的求告:愿你的国降临,耶稣乃是教导祂的门徒要祈求神的国度在地上圆满成就。这祈求也符合祂一向所教导的,就是神要将祂属天的国度扩展到地上。
我们已经探讨了八福和主祷文,现在要来讲马太福音6章25到34节,耶稣对于我们地上需要的一些教导 。
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他的基本需要,例如吃饭、穿衣,然而耶稣教导我们不应当为这些事情焦虑愁烦,而是要把我们的注意导向神的国度。马太福音6章31到33节,耶稣这么说道:
不要忧虑说:吃什么?喝什么?穿什么?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,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。 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,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。(马太福音6章31-33节)
因此我们看到在登山宝训里,耶稣有好几次明白的指出,在基督徒的生活里,我们必须持续努力以达成的最大,也是至终目标,就是尊荣神,让祂的国度在地上得胜。
我们明白了基督徒伦理生活的目标是神的国度这个重点以后,现在要来查看国度的组成,就是深入了解组成国度的基本要素。
我们可以用许多方式来描述神的国度,不过在此我们只要谈到国度的三个主要部份。第一,是君王的角色,第二,是人民,就是国度的百姓,第三,是维系君王与百姓彼此关系的盟约。让我们先来看国度里君王的角色。
耶和华在天上立定宝座;他的国度统管万有。(诗篇103篇19节)
地上的君王都归顺神;他被尊为至高。(诗篇47篇9节)
所罗门坐在耶和华 所赐的位上,接续他父亲大卫作王。(历代志上29章23节)
注意大卫和所罗门都是坐在耶路撒冷耶和华的位上。他们的权位是属于神的,因此坐在王位上的以色列人君,乃是神所授权的附庸统治者。
马太福音5章34到35节,耶稣教导人该用什么心态处理誓言时,也强调着这个仍然存在的事实:
什么誓都不可起。不可指着天起誓,因为天是神的座位;不可指着地起誓,因为地是他的脚凳;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,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;(马太福音5章34-35节)
神是从祂在天上的宝座来治理以色列,而耶路撒冷仍是祂的国度在地上的京城。
我们已经探讨了神是所有受造物的君王主宰,也是特别治理以色列国和教会的君王元帅,现在我们要来看住在神国度里的子民,就是祂国度的百姓。
你赐他(人)荣耀尊贵为冠冕。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。(诗篇8章5-6节)
大卫讲的是创世记第一章提到的受造之物,他明白指出人类是蒙神加冕,被派定治理全地,和住在其间所有生物的管理者。简单而言,神创造人,为的是部属他们管理一切的受造物。
在创世记里,我们也看到,人类的职责里,有一部分是把全世界治理的像伊甸园一样。神创立世界的时候,祂看每一样都是好的。但是伊甸园乃是神唯一设立,适合让人居住的所在地。创世记2章8到9节这么描述:
耶和华 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,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。耶和华神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,可以悦人的眼目,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。(创世记2章8-9节)
伊甸园是神为人预备的,让人可以在那里生养众多。作为神所部属的管理者,人有责任把这个园子的样式推展到世界各地。创世记1章28节,神对祂所造的人类始祖,有这样清楚的吩咐:
要生养众多,遍满地面,治理这地。 (创世记1章28节)
由此我们可以明白,人的职责是生养众多,让全地都遍满神国的公民,而且将世界各地改造管理成伊甸园的样式。
我必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;国度从你而立,君王从你而出。(创世记17章第6节)
耶稣多次提到祂的王者身份。马太福音27章11节,祂与彼拉多有这样的对话:
耶稣站在巡抚面前;巡抚问他说:「你是犹太人的王吗?」耶稣说:「你说的是。」(马太福音27章11节)
例如启示录5章9到10节,在天上对耶稣的颂赞诗歌里就含有这些话语:
你用自己的血从各族、各方、各民、各国中买了人来,叫他们归于神,又叫他们成为国民,作祭司归于神,在地上执掌王权。(启示录5章9-10节)
讲完了神国度的君王和百姓,我们现在要来探讨国度的第三个主要元素,那就是维系君王与百姓之间的盟约。
我们已经谈论了神国度的重要性乃是基督徒伦理抉择的目标,也谈到国度的组成部份,现在要简短的探讨国度的进展,就是在历史上,神的国度在形式上如何发展演变。
我们要按着历史的顺序来讨论这三个阶段,首先是 起初的平安,接着是人类的叛逆,最后要讲到国度至终的平安。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阶段。
神起初创立世界的时候,人与神是和谐共处的。亚当和夏娃是顺服神的仆人,因此人和神之间是平安的。
我们已谈过,在这个时期,神命定人为祂所派遣在地上的附庸君王。刚开始,人的确尽到当尽的职责,乐意遵循人对神当尽的义务,因此亚当和夏娃也蒙神所祝福,与神有美好的关系,得以安然欢喜的继续住在伊甸园里。
事实上,圣经其它的记载常会回顾到伊甸园的时期,认为那是一个承平昌盛的时代。例如在以赛亚书51章3节,我们就读到这样的话语:
耶和华已经安慰锡安和锡安一切的荒场,使旷野像伊甸,使沙漠像耶和华的园囿;在其中必有欢喜、快乐、感谢,和歌唱的声音。(以赛亚书51章3节)
在伊甸园的和平时期,人们的生活是充满欢喜快乐,常有感恩和颂赞。在这最初的阶段,世界其它地方尚未开发,可是在园内,人们欢然居住,和平共处。
可悲的是,神国度的历史却是从起初的平安,而演变成人对神的叛逆:人破坏了与大君王之间的盟约,向神背叛。
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;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。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;你要伤他的脚跟。(创世记3章15节)
神在这里提到女人的后裔要伤蛇的头。神学家通常称这是「原始的福音」或是「最初的福音」 ,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神提到要差遣一个救赎者,来将人类从罪的咒诅里救赎出来。
我们已经探讨了神国度的情况,现在要来讨论第二个主题:神国度的人生。在这个部份,我们要注意的是在祂的国度里,神所托付给我们的双重目标。
关于我们生活的目标,《韦斯敏斯德小要理问答》的第一个问答,给予我们极其重要的指引。对于这个问题:
人生的首要目的是什么?
人生的首要目的是荣耀神,并以祂为乐,直到永远。
你可能注意到《要理问答》讲的是双重的目标,一方面,它指出我们的生活为人要荣耀神,而另一方面则是永远以神为乐。
在这个部份里,我们要探讨的是,神主要是因着祂国度的得胜而得着荣耀,对于这个观点,我们要再细分为两个小部份。首先,我们要定义神的荣耀,然后我们要思考什么是神得着荣耀。让我们先来看神的荣耀这个部份。
我便在法老和他全军身上得荣耀;埃及人就知道我是耶和华。(出埃及记14章第4节)
在这段经文里,神明白指出,当埃及人看到祂以大能击败他们时,祂的荣耀,也就是祂的名声和威望就会因此加增。虽然埃及人厌恶憎恨神的荣耀,但他们还是得承认祂是伟大的神。
你们要将荣耀、能力归给耶和华!要将耶和华的名所当得的荣耀归给他,以圣洁的妆饰敬拜耶和华。(诗篇29章第1-2节)
每逢四活物将荣耀、尊贵、感谢归给那坐在宝座上、活到永永远远者的时候,那二十四位长老就俯伏在坐宝座的面前敬拜那活到永永远远的,又把他们的冠冕放在宝座前,说:我们的主,我们的神,你是配得荣耀、尊贵、权柄的;因为你创造了万物,并且万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。(启示录第4章9-11节)
在这段短短的经文里,就有三次提到神是坐在祂尊贵的宝座上,接受敬拜颂赞。而这样的描述在圣经里到处可见。
我们已经谈过神的荣耀,以及这荣耀与祂王权之间的关系,现在要来探讨神得着荣耀。在这个部份里,我们要问诸如此类的问题,例如为什么神的荣耀是我们的主要目标?我们应该如何行,才能更加增神圣君王的荣耀?
神说:「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造人,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、空中的鸟、地上的牲畜,和全地,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。」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 神就赐福给他们,又对他们说:「要生养众多,遍满地面,治理这地,也要管理海里的鱼、空中的鸟,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。」(创世记第一章26-28节)
我们看到圣经从头到尾以不同的方式多次强调神的荣耀。例如诗篇教导我们要默想神美好的作为和权能,以此增添祂的声名。也教导我们要以诗歌颂词将神的荣耀表明出来,这是尊荣赞美祂的一个方式。
历史书也记载了许多神大能,慈爱的行为和判断,这些描述教导我们要记住神的美善和全能,给我们更多的理由来赞美祂。
先知书则是教导我们要仰望神未来的荣耀,这盼望也成为我们在今世追求公义的动力。还有神的律法也教导我们遵守神的诫命,也就是等同于敬重神的荣耀。申命记28章58节,摩西如此总结神的律法:
这书上所写律法的一切话,是叫你敬畏耶和华你神可荣可畏的名。你若不谨守遵行(申命记28章58节)
摩西在这里只列出一个诫命,但他却以两种方式来描述。简单的说,谨守遵行神的律法,就等同于敬畏尊荣神大而可畏的名;因为当我们敬畏神和祂的荣耀时,我们会把这样的敬畏表现在遵守祂的诫命典章上。
马太福音22章37到40节,耶稣也有类似的教导。祂这么说道:
「你要尽心、尽性、尽意爱主你的神。 这是诫命中的第一,且是最大的。 其次也相仿,就是要爱人如己。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。」(马太福音22章37-40节)
耶稣在此是引用申命记第6章第5节,祂教导人,爱神是所有其它诫命的根基;当然,爱神就包含了知道也肯定祂的美德,并且尊重敬畏神。简单而言,爱神就是荣耀神的一个重要方式。
当我们看重神的荣耀,愿意在生活中荣耀祂,这只是达成我们的目的之一。我们还要永远享受神,以神为乐。因此让我们来探讨这个部份,因为这实在是一个很重要的目的。
因为神的国不在乎吃喝,只在乎公义、和平,并圣灵中的喜乐。(罗马书第14章17节)
神国的子民应该是充满喜乐和平的。换句话说,他们应当是欢喜的享受着神所给予的祝福。
天国好像宝贝藏在地里,人遇见了就把他藏起来,欢欢喜喜的去变卖一切所有的,买这块地。(马太福音第13章44节)
神的国度是喜乐的源头,对于神国度的祝福,人们合宜的反应,应该是存着欢喜的心去享受。
我们已经谈过,因着神国度里人的角色,所以合宜的享受神的同在,以神为乐,就是让神得着荣耀。现在我们来看律法的角色,了解神制定国度的法规,为的是让我们能够喜乐。
凡以行律法为本的,都是被咒诅的;因为经上记着:「凡不常照律法书上所记一切之事去行的,就被咒诅。」(加拉太书3章10节)
我们如果错用律法,比如说我们不想借着基督的救赎,却想透过作好事来赚取救恩,在这种情况下,对我们而言,律法就成了咒诅。在圣经有好几个地方都严厉谴责人对律法的错用。
耶和华的律法全备,能苏醒人心耶和华的训词正直,能快活人的心。(诗篇19章第7-8节)
我们在这一课里,已经探讨了神国度的情形和人生,现在要来看最后一个主题:神国度的计划。在这个部份,我们要探讨的是神在建造祂的国度时,分派给祂教会的一些特殊使命。
简单来说,文化御令就是神命令人类要借着文化发展而将祂的国度扩展到地极。我们前面已经讲过,神创造世界的时候,祂曾命令人要生养众多,而且管理全地。创世记第一章28节,告诉我们神给予人的这个命令:
要生养众多,遍满地面,治理这地。 (创世记第一章28节)
在谈到我们有责任将神的国度扩展到地极的时候,我们已经讲过这个命令。但是神学家也把这个命令称为文化御令,因为遍满地面,治理全地,涉及到要在没有文化的地方,开始人类文化建设。
我们已经了解文化御令的定义,现在来探讨第二个题目:婚姻和工作的创造指令,这是文化御令里最受人关怀的事情。
我们已经了解,文化御令是一个口述的命令。创世记第一章28节告诉我们神在创造人的时候,就把文化御令传达给他们,命令他们要遍满地面,治理这地。
神在文化御令里祂所命定的同样事情,也借着婚姻和工作的创造指令进一步启示出。例如神创造两性,有男有女,而婚姻这个创造委任,就是根基于这个目的。
我们都熟悉亚当和夏娃婚姻里的一些基本过程。首先是亚当被创造,接着神从亚当身上取下肋骨,造成夏娃,最后神把夏娃带到亚当那里,使他们成为夫妇。
但是创世记第2章24节,摩西为亚当和夏娃的婚姻下这样一个注解:
因此,人要离开父母,与妻子连合,二人成为一体。(创世记第2章24节)
摩西在此明白指出,神设立婚姻,是一男一女的结合。为此,神造男又造女。
在创造中神的旨意显示出神的性情,也因此,这些旨意成为全人类的规范准则。神为了婚姻的目的而创造两性,由此看来,我们知道人是要结婚,而婚姻是一男一女的结合。这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需要结婚。而是人类整体而言,是借着神圣的婚姻结合来衍生下一代。
婚姻这个创造指令,是与文化御令里要人生养众多,遍满全地有直接关联。简单而言,圣经明白的教导,儿女是借着婚姻而生,因此人类如果要生养众多,其先决条件就是要结婚。
同样的,创造指令的另一个命令是我们要工作,以此将神的国度拓展到全地。创世记第2章15和18节这么描述:
耶和华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,使他修理,看守耶和华神说:「那人独居不好,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。」(创世记第2章15,18节)
最先被造的亚当,他的职责是在神的园子里工作,而他的妻子夏娃受造的目的是为了在神所托付的工作上帮助他。
由此看来,我们是为神而工作,这乃是神为人类所设定的旨意。我们由此而得的结论是,我们实际上是应当为神而工作。这个工作的创造指令,与文化御令里命定我们要治理全地也有直接的关系,那就是在世界各地建立人类群居的社会。因为人是借着辛勤工作来照管神的园子,而把这样的工作扩展到全地,实在需要极大的努力。
我们在这一课里一直重复不断提到人类生存的目的,就是要在全地建造神的国度。创造指令也显示了神向我们所命定,让我们达成目标所使用的这两个最基本的途径。由此看来,教会的职责是必须强调确认和从事于婚姻与工作的重要性。因为透过婚姻和工作,我们可以把神的国拓展到全地,使得神可以被尊崇而得荣耀。
我们已经谈过文化御令和它与创造指令里的婚姻和工作的关系,现在要来看在神国度的不同历史阶段里,这个文化御令的不同应用。
然而在人犯罪堕落以后,人类的文化就受到污染而败坏,人也因着犯罪而受到神的咒诅。这样的败坏和咒诅也就特别显明在婚姻和工作上。
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你必恋慕你丈夫;你丈夫必管辖你。(创世记第三章16节)
注意,夏娃承受的咒诅是关乎她的生产,从此生儿育女是极其痛苦的事;还有婚姻也受到影响,夫妇彼此之间会有争执和冲突。
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;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(创世记第3章17-19节)
在这咒诅临到土地之前,土地因着人的工作而对人效力。地承受咒诅以后,人就必须更辛苦的工作,才能尽到治理全地的职责,以及将神的国度扩展到世界各地。
答案就是这个文化御令在现今有一个延展的应用,文化御令的目标是把全世界改造为神在地上的国度,好让神可以住在祂的子民当中。人在犯罪堕落之前,只要借着建立新的社会文化,就可以达成这个使命。
但是犯罪堕落以后,这个工程就变得更加艰巨。身为相信神的人,我们不但要治理和遍满全地,还需要透过清除文化里的各样罪污,才能够复兴和救赎堕落的人类社会。
事实上,在人类犯罪堕落以后,圣经马上清楚的强调这样的复兴和救赎。例如神在伊甸园咒诅蛇的时候,同时也给予人类救赎的盼望。创世记第3章15节神这么说道:
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;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。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;你要伤他的脚跟。(创世记第3章15节)
在人堕落以后承受的各种咒诅中,神也给予这「起初的福音」 ,神在此明白指出祂不会弃绝祂所造的人,使他们在罪恶和咒诅里沉沦。
例如,创世记第9章,挪亚时代的洪水以后,神重复祂的命令,要人类遍满全地,祂也应许要保守地土,不再以洪水毁灭全地,使人类可以再次治理全地。
同样的,在创世记第15、17和22章,神应许亚伯拉罕,他会有无数的后裔,他们所要承受的,不只是应许之地,至终乃是地上万国。
但是在这些应许里也含有救赎的意义。亚伯拉罕必须要攻克应许之地已存在的异教文化,然后以神的国度去取代那些败坏的文化体系。而他的后代子孙至终也要把这样的攻克取代的模式散布到全世界。
挪亚和亚伯拉罕所经历的,也是圣经历史里不同时代的人所经历的。例如在申命记28章,神就对摩西和那些百姓重申祂对亚伯拉罕的应许。而在诗篇89篇,神对大卫和他的子孙再度声明那些应许。
我们在启示录11章15节也读到,至终耶稣会统管全地,将神的国度延伸到地极。希伯来书10章12到14节当耶稣掌权时,祂会毁灭所有的仇敌,使全地和全人类都得以完全,如此完成救赎信徒与复兴重整的工作。
还有以弗所书5章25到27节教导我们,当基督进入祂的国度,祂乃是要与教会结合。另外希伯来书2章13节也讲到基督会有许多儿女,因为每一个信徒都是祂的孩子。
我们已经大概了解到什么是文化御令,现在要来看大使命在神国度计划里的重要性。
我们把大使命的探讨分为三个部份。第一,我们要知道大使命的定义,第二,我们要了解大使命隐含的意义,第三,我们要探讨大使命与文化御令的关系。让我们先来看什么是大使命。
大使命乃是基督任命十一个忠心的使徒为祂的代表,授权给他们,命令他们将神的国度传布到全世界。这个使命通常被称为「大」使命,因为这使命的执行者,不只是那些使徒们,也包括他们所建立的教会。
大使命是记载在马太福音28章18到20节,主对那十一个使徒如此说道:
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。所以,你们要去,使万民作我的门徒,奉父、子、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。凡我所吩咐你们的,都教训他们遵守,我就常与你们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。(马太福音28章18-20节)
我们已经定义了大使命,现在来看它隐含的意义,在这个部份,我们要思考就大使命而言,教会需要承担的职责。
简单的说,教会的职责,就是继续使徒们已经开始的国度建造。这些职责总结于大使命的第二个部份,就是给予使徒们的托付。马太福音28章19到20节记载了这个托付和以下的指示:
你们要去,使万民作我的门徒,奉父、子、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。 凡我所吩咐你们的,都教训他们遵守。(马太福音28章19-20节)
耶稣的吩咐,不单单只是要使人成为祂的门徒,也要把神的国度扩展到世界各地。换句话说,祂所期盼的乃是疆界的扩展,以及信主人数的加增。
因此教会的责任,就是向世上所有的人传福音,将信徒和他们的家人带入教会,为他们施洗,教导他们信守耶稣的吩咐。如此在每个世代,我们都必须殷勤传扬神的福音,要把全世界带入神的国度里。
我们已经定义了什么是大使命,以及它所赋予教会的职责,现在要来看最后一个主题,就是大使命与文化御令彼此的关系。
文化御令与大使命之间的关系,有三个部份是我们要思考的。那就是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似,彼此间的差异,以及各自的优先次序。首先我们来探讨文化御令与大使命彼此之间的相似。
我们可以这么总结它们的相似性,那就是大使命乃是基督对文化御令的执行方式,直等到祂的再来。从基督在世上服事开始,大使命一直就是成就文化御令的一个重要方式,而这也是教会必须传承的事工。
除了这些相似性,文化御令和大使命之间还有一些差异,是我们要注意的。
然而,大使命是直到耶稣在地上的服事终了时才托付给人的,而它特别注重的是在国度历史的最后阶段,神的百姓所承担的伦理职责。
因此,若是说文化御令是我们的基本职责,大使命就是在历史的现阶段中, 这个职责的主要执行方式。
最后,除了探讨文化御令和大使命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以外,我们要来看它们的优先次序。
从某个层面而言,文化御令是优先于大使命,因为它是神首先颁给人的,也讲到人类至终的目标,就是使神的国度全然得胜,扩展到世界各地。
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,大使命又是更加重要,因为它是把文化御令应用于现今世代的特殊状况里,注重的是在现今世代特别需要完成的工作。也就是在我们等候基督荣耀凯旋再来之前,我们最重要的使命是传扬福音,好能够拯救世界上的男女老少,脱离罪恶权势的捆绑,而归向基督。
因此,基督徒面对大使命和文化御令的要求时,会有抉择不下的困难,但面临这种状况时,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大使命的急切和重要性。如果在生活中碰到文化御令对婚姻和工作的需求,以及大使命对传扬福音和训练门徒的要求,让我们不知何为优先的时候,我们必须在大使命的前提下,来衡量文化御令。我们必须了解,大使命的声明,其实就是文化御令在现今世代的标准注解和合宜应用。从这个层面来看,我们知道,在今世的应用上,大使命是比较重要而优先的。
哥林多前书9章15到 23节,保罗讲到他放弃结婚的权利,以及不向教会索取做工的报酬。他这么说道:
这权柄我全没有用过向什么样的人,我就作什么样的人。无论如何,总要救些人。 凡我所行的,都是为福音的缘故,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。(哥林多前书9章15-23节)
总结来说,文化御令是神给予人关乎祂国度的重要建造计划。祂的至终心意就是将祂的国度遍及全地,使祂的国里充满忠心诚信的子民。而祂所命定于人的,就是借着婚姻和工作来达成祂的旨意。
然而因着人犯罪堕落,以至无法达成这样的目标。于是神开始救赎人类,好让我们能够重新复兴这个世界,将它改造成为神完美的国度。神用来救赎和重整生命的主要方法,就是让人听信福音,并且成为主的门徒,也就是主耶稣在大使命中所命定托付给我们的。
我们所处的这个世代,是神的国度已开始,却尚未完成的末后阶段,而大使命就是在现今世代,对文化御令一个合宜的解释和应用。